澳门人威尼斯官网计算机学科起步较早,始于1958年春夏,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的一批,前二十年主要集中在数学系,从计算数学理论研究、计算机设计、编程技术以及计算机硬件设计制造技术都有很大的投入和作为。直至1978年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系正式成立后,数学系才主要致力于计算方法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在这二十年里,我们国家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 “文化大革命”等事件的冲击,数学系的计算机学科也出现了几次上马和下马,正是在这反反复复、曲折起伏中发展起来的。
1. 1958年夏,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上海市科委指定复旦大学数学系建立计算机学科培训基地,从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院数学系抽调近百名高年级学生成立了计算数学培训班,其中复旦40余名、华东师大40余名(魏岳祥、王西靖、胡德芸、吴葆鑫、尹周水、谢仁兰、王宪文、华孝先、高颂德、白尔鍠、杨人魁、王义炤、李兆玖、袁荣喜、蔡天亮、赖柏元、薛国良、瞿兆荣、孙尧年、楼荣生、谢玉和、李警旦、俞钟铭、陈仁甫、顾鼎铭等),上海师院10余名。训练班分成计算方法班(40余人)、程序设计班(20余人)、机器班(10余人),另外还有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如许自省、王光淑、胡家干)和研究生(如李玉茜、李立康、朱关铭等)10余人参与,采取集中上大课,分散搞讨论班和读书报告方式。华东师大去的魏岳祥任大班党支部副书记和副班长。
在学习过程中,华东师大学生大多处在中上水平,也有几位显得较为突出,例如,匈牙利逻辑机专家卡尔曼教授讲课时,大多数学生包括复旦师生都似懂非懂,但华东师大的俞钟铭能站起来与教授对答问题,又如楼荣生在计算方法讨论班上能与复旦研究生争辩。
该计算数学班于1960年毕业,部分人留在复旦大学数学系(其中有华东师大的楼荣生、胡德芸、赖柏元、薛国良、孙尧年5人),其余大部分分配到北京的军工部门和上海两个计算技术研究所,成为我国较早经过专业培训的计算机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如华东师大的陈仁甫)。
2.与此同时,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华东师大数学系也开始了发展计算机数学的具体措施:
(1)1958年下半年派王鸿仁和吴洪来两位老师去北京中科院学习计算数学和程序设计,接触了计算方法理论以及苏联计算机M-3指令系统和代码编程技巧。
(2)1958年底,华东师大党委派数学系总支书记刘维南与市科委领导及复旦大学党委联系,决定从华东师大去复旦学习计算机的学生中抽调魏岳祥、王西靖、李兆玖、俞钟铭等8人回华东师大,又从数学系1959、1960届抽调十几位学生组成了本系的计算数学班,1959届中有曹国樑、匡蛟勋、唐毅、许鑫铜、陈灶生等,1960届中有吴卓荣、王文林、陈自安等。由曹锡华和陈昌平分别讲授线性代数计算法、插值法、最小二乘法和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等,但好景不长,这个计算数学班在1959年夏就下马了。复旦回校的1959届的魏岳祥、李兆玖进入研究生班,王西靖留校当了助教,其他学生或毕业分配,或回1960届继续学习。
(3)在成立计算数学专业的同时,数学系积极进军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研发,从各年级抽调了王辅俊、徐元钟、王文林、刘淦澄、费鹤良、钱菊娣、张汝杰、王永利、赵雄芳、朱春才等十多名学生成立了计算机制造班,另外还派遣程莲仙、王成道去西安交大学习计算机制造,参与该团队领导的有董纯飞老师。该班师生白手起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以上无十三厂、上海有线电厂等为实践基地,边学边干,与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打成一片,在合作中选定了以模拟电路为基础构件、以研究制造模拟电子计算机为目标,奋战数月,最后成功试制了一台能解常微分方程的模拟电子计算机,向1958年国庆献礼。与计算数学专业班一样,计算机制造班成立不久也下马了,大部分学生回原年级学习直至毕业,小部分学生(如钱菊娣、程莲仙、王成道)转学到了物理系。
这就是数学系计算技术专业发展中最早一次的兴衰过程。
第一排左起:〇 袁荣喜 吴金仙 李兆玖 王西侬 吴洪来(师)陈昌平(师)吴卓荣 周幼云 林培煊
第二排左起:张汝杰 俞钟铭 〇 〇 〇 席先培 魏岳祥 王永利 陈自安 陈泽淦 王文林
第三排左起:赵雄芳 费鹤良 匡蛟勋 唐毅 王西靖 徐元钟 蔡天亮 陈灶生 曹国樑 〇 〇
(摄于1959年8、9月份,王永利提供)
时隔不久,庐山会议召开后,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浪潮,刚下马的项目在1960年春又再次上马,华东师大数学系成立了计算数学研究室,由5名教师王鸿仁、吴洪来、董纯飞、唐瑞芬、王西靖以及学生王文林(1960届)、刘宗海、胡维国、程丽明、唐岳清、周耀龙、王永利(1961届)、陈彩娥、马丽丽、张志敏(1962届)等学生组成,王鸿仁任研究室主任。在研究室下面设三个小组:计算方法组由吴洪来和王西靖带王文林等学生组成;数理逻辑组由唐瑞芬和董纯飞带唐岳清等学生组成;程序设计组由王鸿仁带王永利等学生组成。学习形式以读书报告、互帮互学为主,并参加了上海市中学数学革新教材(苏步青领衔)的编写工作。期间部分教师还参加数学系的一些联系实际的课题,如由陈昌平带领王西靖、虞琴棣、顾宛成及微分方程研究生李兆玖、王成名(王学锋)等组成的小分队到华东水利设计院协助潘家琤总工参加大头坝应力分析计算,还去浙江乌溪江工地劳动两周。期间还为高年级学生开设计算方法讲座。可惜好景又不长,三年自然灾害后,发展起来的团队又悄悄散架。1961年秋,仅保留了一个小小的计算数学教研组,由吴洪来、王西靖、王守根、刘淦澄、刘宗海(1961年毕业留校,后去吉林大学进修)、褚梅芳(1961年北师大研究生分配来华东师大)等组成。
这是数学系计算数学第二起兴衰起伏的变化过程。
第一排左起:曹茂良,司鸿业,李德麟,唐岳清,董纯飞老师,王永利,王西靖老师;
第二排左起:马丽丽,程丽明,〇,陆月芳,张志敏,薛天祥老师(力学组),刘宗海,王文林;
第三排左起:吳洪来老师,王鴻仁老师,胡维囯,陈彩娥,唐瑞芬老师,楊铭枢,周耀龙。
(大概摄于1960年夏,程丽明提供)
第一排左起:马丽丽 陆月芳 张志敏 唐瑞芬 陈翠娥 程丽明
第二排左起:王鸿仁 李德麟 司鸿业 董纯飞 王守根 王永利 胡维国
第三排左起:杨铭枢 〇 俞钟铭 吴洪来 唐岳清 〇 周耀龙 刘淦澄(?)
(摄于1961年7月,王永利提供)
从1963年起,国家提出了“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数学系实行以加强基础教育和建设各专门化课程为主要任务,同时也组织了若干小分队下到工矿企业进行调研和进行联系实际的课题,如薛天祥、王西靖、陆大绚等下放到第一缝纫机厂对投产量很大的飞人牌缝纫机加以数模化,特别是对凸轮机构和挑线机构的几何曲线和运动方程进行分析改进;又如运筹学的部分同志到煤气公司、交运公司进行调研、建模等。这一时期毕业的学生(1964、1965届)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专门化知识水平也较高。
1966-1970年,文革前期学校基本处于停课闹革命阶段。
文革中后期,学校出现了以下情况:
(1)学校由“停课闹革命”转向“复课闹革命”,当时比较联系实际和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如计算数学、运筹学等)受到重视;
(2)在文革中,中央对国防、军事等项目一直很重视,与此有关的科技内容更是抓紧研发,这些项目通过有关部门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分批下达,华东师大此时争取到好几项电子工业部下达的研发项目,获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科研经费;
(3)五届工农兵学员入校;
(4)1973年,华东师大等上海五所高校合并为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教师队伍近200人,人多力量大,数学系迎来了科技发展的又一次高潮,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学科、运筹统计等应用学科。
关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情况:
(1)从1972年开始,计算机学科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造机组,约有20人,刘淦澄是组长,下设三个小组:一是运算控制组,组长刘淦澄;二是内存组,组长是边善裕;三是外部设备组,组长是周行武。因为是仿造X-2机,只有内存与运控的接口及外部设备与内存及运控的接口是另外设计的。参加的人员还有吴洪来、董纯飞、何积丰、魏国强等。位于数学馆三楼西侧(从1974年开始,学校以物理系和校办工厂为主体组织另一个DJS-130小型电子计算机研制组,由陶增乐负责,与数学系无关),为数学系服务了3到4年,后来送给了江西九江师范学院。另一组是计算数学教研室,由徐锦龙、王西靖负责,其中又分为两组:计算方法组和软件组。计算方法组的成员有徐锦龙、王守根、陈德辉、征道生、黄丽萍、王光淑、束继兴、匡蛟勋、王国荣、沈光宇、邓乃扬、蒋伟成、周宝熙、林克伦、周彭年(后来又加了李锐夫,以及工农兵学员毕业留校的陈果良、胡承列等),软件组的成员有王西靖、王吉庆、沈雪明、徐国定、邵存蓓、徐剑清(再加工农兵学员毕业留校的祝智庭、周建中、吴文娟、张静珠等)。
(2)1973年开始,数学系搞了不少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例如黄丽萍与第九设计院、浙江大学力学系(丁浩江教授等)以及上海柴油机厂(符锡候高工等)合作,着重把数值计算方面的理论结果(包括有限元素法等)和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应用于船舶、机械、建筑各领域以及河口海岸研究领域,黄丽萍和丁浩江合作的论文“以四面体为基础的组合单元的实用分析技巧”登载于科学出版社编辑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又如软件组的王西靖、王吉庆、沈雪明、祝智庭与天津无线电厂、上海中兴无线电厂联合研究我国首发产品DJS-130机上的软件;还有周宝熙、汪振鹏长期在徐家汇气象台参加天气预报方程的研究;邱森带工农兵学员在上海压缩机厂参加螺杆压缩机的建模和计算等。
(3)当时进行的项目不仅有实践意义,而且有一些项目被中央部门立项成为有科研经费的正式项目。例如软件组参加的DJS-130的主要系统软件RDOS(实时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的分析,电子工业部批下15万元经费;又如黄丽萍主持的柴油机厂的项目,一机部批给华东师大1万元科研经费。这些科研经费全部由学校控制使用,经审批实报实销,当时个人是没有任何分成的。
(4)计算数学是一门新学科,1958-1962年是初始阶段,只是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并在我们数学系成立了几个人的一个小组,成为以后的种子。到1972-1974年就开始有了突破:如计算方法开始有了专题的研究方向;研究代数计算方向的还翻译出版了Stewart的《矩阵计算引论》专著;计算数学组在实践课题基础上对差分方程求解的收敛性、稳定性以及有限单元法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专业理论总体有了提高;更可喜的是掌握了电子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操作运算,白天忙于编写程序,深夜上机操作,既掌握了编程和上机操作,又完成了很多急需解决的大课题,这在全国高校中也算是最早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课题的经历。当1974年8月我校首台国产130小型电子计算机在北京故宫展览会展出时,派黄丽萍去现场用BASIC语言解题表演;此外,在1972-1974年计算组的软件方向专业水平也有本质的跃进,过去编制程序都是代码程序,是用原始指令代码编程,复杂繁琐,效率低下,后来由代码编程进入文字编程和语言编程,转换成BASIC、ALGOL、FORTRAN等编程语言,特别是进入了系统结构设计开发,从软件的使用者转为研制者。经我们分析并读懂原理的RDOS软件成为全国几百个DJS-130机用户的主要系统软件,并由电子工业部主持在上海、厦门、哈尔滨等地办了多次全国推广应用培训班,华东师大数学系王西靖、沈雪明等多人被委派前往讲课。由此开始,计算数学软件组又争取到一批国家的研究项目,并在全国、上海多次得奖。
以上所述的是对华东师大数学系计算机学科(包括计算方法、计算机、软件开发)前期发展的回忆,这里不包括华东师大物理系、校办厂等部门关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情况。在这段时间里,数学系计算机学科的艰难发展经历为后来数学系计算数学教研组的教学、科研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照片说明中“〇”处对象的姓名暂时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