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威尼斯官网数学系,中国数学教师的摇篮。其中的数学教育学科,从1951年建校时算起,已经走过了风雨64年。当年的一棵青涩幼苗,今天已经枝叶丰茂,成长为一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学术群体。回顾往事,让我们记住几个关键的时刻,提挈几串重要的事件,从中看到几代人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1951年澳门人威尼斯官网成立,本校的数学教育学科随即诞生。领衔的是原光华大学副教授徐春霆先生(1905-2002)。徐先生精于初等数学研究,一本难题荟萃的《金品几何》被他玩得滚瓜烂熟,被公认为上海滩的解题活字典。1956年,数学系先后从华东师大一附中调来郑锡兆先生,从上海中学调来余元希先生(1915-1989)。他们都是上海的名师,在上海及华东地区都有很高的声望。除了这几位前辈,还有1954年留校的年轻教师郑启明,学科队伍初步形成。
左:徐春霆先生;右:余元希先生(摄于五十年代)
在意气风发的五十年代,知识分子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国家建设,为培养新中国优质的中学数学教师,整个数学系都投入到数学教育学科的建设,当时数学系很多教授和副教授都为数学教育这门边缘学科亲力亲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数学教学》杂志的创刊。
当时的数学系系主任孙泽瀛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2年调入澳门人威尼斯官网)是几何学家,在他的建议下,《数学教学》杂志于1955年创刊,这是新中国最早创刊的杂志之一。李锐夫教授(1903-1987,原复旦大学教授、副教务长,复分析方向,1952年调入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兼任《数学教学》杂志的第一任主编,并以庄重的隶书亲自题写了刊名。
创刊时的《数学教学》及其第一任主编李锐夫先生
翻开早期的《数学教学》杂志,可以见到许多著名数学教授的文章,其中包括孙泽瀛、李鋭夫、程其襄、雷垣、钱端壮、钱宝琮等先生诸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章(其中程其襄原是同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钱端壮原是山西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雷垣原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他们都是1952年调来华东师大的;钱宝琮是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一级研究员、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数学教学》杂志的日常事务主要由副主编余元希先生承担。余先生善饮,属于“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类的学者。在《数学教学》编辑部,常见他嘴上含着一支粗粗的雪茄,面前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手上拿了一支沾上红墨水的毛笔,批批改改,勾勾画画,一会儿就使杂乱无章的稿件手到病除、起死回生。
《数学教学》杂志发行之后广受好评,素有“北有《数学通报》、南有《数学教学》”之美誉。华东师大数学系的学科教育方向也因《数学教学》走向全国,成为影响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杂志在文革时期被迫停刊,直到1979 年复刊,仍由李锐夫先生担任主编。1987年,张奠宙先生接任杂志主编21年,2008年之后,主编之职先后由赵小平、鲍建生担任。而实际承担繁重编务的主要是邹一心、李俊、忻重义、胡耀华等常务副主编。
数学教学编辑部主要成员合影
前排左起:张奠宙夫人,张奠宙,邹一心;后排左起:忻重义,赵小平,李俊,胡耀华,鲍建生
1986年陈省身先生为《数学教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题词:“廿一世纪数学大国”,寄托着大师对《数学教学》杂志和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
陈省身先生题词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所有的纸质杂志都面临发行量萎缩、经营困难的挑战,大多数同类杂志都采用向作者收版面费、审稿费,或自费刊登、联合办刊等办法转嫁经济压力。然而《数学教学》一如既往,质量至上,不但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还照样支付稿费,在行业圈内独树一帜,有口皆碑。
《数学教学》创刊至今整整60年了。它是华东师大数学教育方向一张靓丽的名片,至今保持着全国性的影响力。
“文革”结束后,数学教育团队重新集结。此时郑启明先生已担任华东师大教务长,后又调国家教委督导司任司长,数学教育方向除了原有的余元希、徐春霆、刘鸿坤(上海师大数学系1961年毕业,来我系数学教育教研室任教)外,又调来了邹一心(数学系1959年毕业留校,文革期间借调上海市高教局)、许鑫铜(数学系1959年毕业留校,文革期间借调上海市体委)、田万海(数学系1960年毕业留本校教育系)三位中年教师,还有1978年和1980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赵小平和李士錡。这段时期,主要由刘鸿坤、田万海、邹一心和许鑫铜等中年教师挑起数学教育方向的大梁,成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左起:刘鸿坤、田万海、邹一心、许鑫铜(摄于2014年)
1981年,华东师大获得“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硕士授予权,这对数学教育方向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好事,但同时对数学教育方向的学科建设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更高的水平上建设数学教育方向的学科体系,如何培养数学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当时国内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时任数学系主任的胡启迪(数学系教授,控制论方向,长期对数学教育方向非常关心)等领导借鉴五十年代数学教授兼任数学教育研究的传统,作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决定:成立“数学教育研究室”,延请微分方程教研室主任陈昌平教授(1923-2003),函数论教研室主任张奠宙教授和数学系副主任、几何教研室唐瑞芬副教授为兼职研究人员,联合数学教育教研室的原成员,共同打造一支学术舰队。
左起:陈昌平、张奠宙、唐瑞芬
虽然新成立的研究室没有经费、没有编制、没有办公室,但是体制上的改革,立即呈现出强盛的活力,马上开始了一系列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下面例举几件影响力较大的工作。
第一件大事是邀请当代最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来校讲学。这件事情是陈昌平先生促成的,当时经费有限,他说要请就请最好的。早在三、四十年代,弗赖登塔尔就以拓扑学和李代数方面的卓越成就为世人所知。从五十年代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教育方面,发表了大量专著,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活动,他在1967年到1970年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的主席,召开了第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创办了《数学教育研究》(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杂志,在国际范围内为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87年冬,82岁高龄的弗赖登塔尔在华东师大数学系讲学三周,这是我国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数学教育的国际前沿研究。诸如“数学化”、“再创造”、程序性数学与思辨性数学、数学的学科形态与教学形态等观点,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令人茅塞顿开,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影响深远。原先“教材教法”课程的局限性也就显而易见了。古人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至今回想起邀请弗赖登塔尔来华东师大讲学,仍是一着得意高棋。
弗赖登塔尔在上海访问期间,唐瑞芬先生是他的翻译,为了更准确、更顺利地翻译弗赖登塔尔带有浓重德语腔的英语,唐先生事先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他的讲稿和其他著作,了解他的基本思想和观点,因此唐瑞芬先生自然成了研究弗赖登塔尔教育思想的专家。
左起:弗赖登塔尔,维斯灵女士,唐瑞芬,张奠宙
弗赖登塔尔在上海的报告稿以《Revisit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China Lectures》为书名,1994年在荷兰的Kluwer出版社出版,又在1999年以《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讲学》为书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二件大事是承接了国家教委委托的“1987年全国初中数学教学抽样调查”项目。当时,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委托华东师大在全国范围内对初中数学、语文、外语三门学科的教学、师资、管理和硬件等情况作调查。数学系负责该项目的数学部分,由数学系系主任胡启迪和教研室主任田万海负责,许鑫铜、赵小平等同志参加。项目组为控制抽样误差,设计了精细的抽样方案,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取了5万多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通过数学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条件、家庭经济、家长、家务等信息;对样本学生的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数学教师的工作量、工作条件、经济收入、教研机制、学历和进修机会,以及学校的场地、设备、图书、经费等情况。然后将获得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结论。项目结题时,国家教委聘请苏步青先生为答辩委员会主任,对该项目的“科研报告”和“咨询报告”进行了严格的质询和答辩。1990年,研究成果《全国初中数学教学调查与分析》由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出版社出版。1991年,该项目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件大事是数学教育学科的研究文献建设。从1985年开始,数学系招收“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一起举办讨论班,阅读英文原版的数学教育著作,消化之后进行翻译或改编,交付出版。在九十年代,形成了一个出版高潮,使华东师大数学系迅速形成了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资料中心。当时主要的出版物有:
1. 由陈昌平主持,阅读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1973年著的《Mathematics As An Educational Task》,这本书相当难读,但是很有启发性。由陈昌平、唐瑞芬、李士錡、李俊、邹一心、忻重义等编译,以《作为教学任务的数学》为书名,1995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 由张奠宙和唐瑞芬主持,阅读美国数学教育家贝尔(F.H.Bell)1978年的著作《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In Secondary School)》。讨论班的成果形成了由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合著的《数学教育学》,1991年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还包括唐瑞芬的“弗赖登塔尔教育思想”、李士錡的“数学思维心理分析”、刘鸿坤的“数学问题解决”、熊斌的“数学竞赛与数学教育”、范良火的“数学教育中的实验、测量与评价”等,这些都是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之后,该书成为一个时期的研究生教材,为许多院校采用。
3. 以田万海为主编,赵小平、李俊、汪纯中等参与编写的《数学教育学》,1993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主要侧重于中国本土的数学教学,至今还是不少师范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参考书。
4. 张奠宙、邹一心等编写《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1991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以格里菲斯(H.R.Griffith)和希尔顿(P.J.Hilton)合著的《经典数学综合教材》(A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Classical Mathematics)为参考,用现代数学的观点来分析中学数学中的具体问题。
5. 张奠宙,戴再平、唐瑞芬、李士錡等主持编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1994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进展综述、专著导读、论文评介、课题推荐四个部分,汇集了大量国内外的数学教育信息。据统计,此书是《数学教育学报》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著作。
6. 田万海主编的《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估》1995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借鉴当时国际上教育测量和评估的基本理论框架,并结合“1987年全国初中数学教学抽样调查”所提炼的实践经验写成。
7. 张奠宙编著《数学素质教育设计》。1995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8. 唐瑞芬等编译《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科学》,1998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原著《Didactics of Mathematics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由Rolf Biehler等主编)。
9. 陈昌平等选译《数学教育学研究手册》,1999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原著《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由Douglas A. Grouws等主编)。
10. 张奠宙、丁尔陞等译《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ICMI研究丛书之一)。1990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1. 李士錡编著《PME:数学教育心理》,2001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这些著作的密集出版,为我国数学教育方向的科学研究、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师教育起到启动和奠基作用,影响深远,也标志着数学系组建的数学教育学术舰队的初战告捷。
1. 开辟国际交流的平台。数学教育虽然只是从属于教育学的三级学科,但是有它独立的学术地位,尤其是因为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国际可比性,因此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活动异常活跃。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权威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重要的国际舞台上以前几乎听不到中国人的声音。1980年,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第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4),华罗庚先生应邀作大会报告,我系曹锡华先生是代表团6个成员之一。
1986年,中国在ICMI的代表权问题获得解决。1988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第6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6),我系张奠宙教授获得会议资助得以参加;1992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第7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7),我系张奠宙、唐瑞芬两位教授又获得会议资助得以参加。我国数学教育跻身国际舞台的道路从此开通。
左起:ICMI主席古兹曼,唐瑞芬,ICMI秘书长M.尼斯,张奠宙
1994年,在当时的ICMI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新加坡数学家李秉彝先生的支持下,华东师大获得了主办“ICMI-中国数学教育会议”的资格,这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重要事件,我们从国际会议的参加者成为主办者。这次到会的境外学者一百多人,国内学者八十多人,规模打破了我校当时国际会议的记录。尤其是出席嘉宾的规格之高出乎意料:起草著名“柯克克洛夫特报告”的英国柯克克洛夫特爵士,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主席拉本,ICMI副主席李秉彝,ICMI秘书长M.尼斯,ICMI前副主席奈布勒斯神父,日本数学教育学会会长泽田利夫,韩国数学教育会长朴汉植,荷兰弗莱登塔尔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德?朗治等国际数学教育界重量级人物悉数到会。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在开幕式致辞,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作大会报告。
1994年的华东师大,举办国际会议的物质条件十分薄弱,要想找一个有空调的大会议室都很难。会议在8月份举行,借用的学校图书馆大厅需要预先打开空调两个小时,方能勉强使用。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我们对会议的组织形式和内容都精心安排,尽量与国际会议惯例接轨。例如,建立了会议网站和联系平台,会议进程按照预先公布的“会议程序册”进行,规定会议语言为英语,并为非英语的与会者提供同声翻译,一视同仁地安排国内外人士的会场和食宿,会议用餐和茶歇采用自助方式等。这些措施今天看来十分平常,在当年却颇费周折,多亏学校、数学系和后勤部门的全力支持,会议获得圆满成功,我们也积累了主办国际会议的经验,有了作为东道主的自信。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举行,大会前后安排了46个卫星会议在我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和国外举行。其中关于数学教育的卫星会议安排在西藏拉萨,主要组织工作由华东师大王建磐、徐斌艳、李俊等担任,在世界屋脊聚集了世界各国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共同研究数学教育大事,即将当选新一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的J.Ball参加了拉萨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的部分报告收集在由王建磐、徐斌艳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中。 拉萨会议的成功举办还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以事实向世界宣示西藏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以后我们还主办过多次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国际会议,如2005年的“第3届东亚数学教育大会(ICMI-EARCOME-3)”,2011年的“中小学数学教材国际研讨会”,2013年的“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国际研讨会”等,这些会议主要由王建磐、李士錡、李俊、徐斌艳、汪晓勤、吴颖康等中青年组织操办。通过这些会议,更多的国际数学教育界同仁了解了中国,认识了中国华东师大的数学教育团队。
2008年,我们曾经申办过2012年第1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2014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举办高规格的大型国际会议所需要的会场、宾馆、交通、安全等物质条件比前些年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再一次将此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经中国科协和外交部批准,由中国数学会授权,以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和上海市数学会的名义,于2014年又一次向ICMI递交了申办2020年的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标书,申办工作由王建磐教授领衔的华东师大数学教育团队执行,与我们竞标的城市是澳大利亚悉尼和美国檀香山。经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会(ICMI EC)组成的考察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比较,最后通过投票决定,上海获得了2020年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举办权。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2. 在国际学术活动中争取重要角色。1995年,张奠宙教授被推选为ICMI执行委员会的委员(1995-1998),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这一权威组织的领导机构,从普通成员成为领导成员,这又是一次提升。紧接着,王建磐教授被推选为下一届的执行委员(1999-2002)。中国华东师大的教授连续担任ICMI执委,为世人瞩目。
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都要由一个国际程序委员会操办。张奠宙教授首次作为1996年在西班牙举行的ICME-8的国际程序委员。到了21世纪,华东师大教授陆续作为ICME大会的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鲍建生:ICME- 11,2008年,墨西哥;
李士锜:ICME-12,2012年,韩国首尔;
徐斌艳(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数学学科):ICME -13,2016年,德国汉堡。
我校学者还在ICME大会期间担任重要职务 :
1996年,唐瑞芬在西班牙的ICME-8 上,作为圆桌讨论会的成员之一;
2000年,张奠宙在东京举行的ICME-9上,主持大会报告;
2008年,在墨西哥举行的ICME-11上,王建磐主持国家展示《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这是我国自从清末明初实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以来,对国家数学教育历史的一次全面探讨与总结,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教育传统。这批资料展示后,以《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为书名,王建磐教授主编,于2009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2013年由新加坡Cengage Learning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英文版。
2012年,徐斌艳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ME-12上主持圆桌会议。
张奠宙、李士锜、徐斌艳等教授先后在ICME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
我们团队的成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讲坛上或重要位置上。
3. 形成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国际团队。在2000年的ICME-9上,最令人关注的是“华人数学教育论坛”的设立,世界各地的华人数学教育工作者集聚一堂,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会议上发言的有蔡金发(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范良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林福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毅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秉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任子朝(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王建磐(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叶其孝(北京理工大学)等。这个论坛在以后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期间都有专题活动,还吸引了大量对中国数学教育感兴趣的外国学者参加。论坛内容后来成为《华人如何学数学》一书的素材,由范良火、蔡金发、黄毅英、李士錡主编,其中文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最近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How Chinese Teach Mathematics》是前书的姐妹篇,也是论坛的内容。世界各地的华人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国的数学教育问题,既立足中国现实,又具有国际视野,无疑会产生更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4. 积极参加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国际学术活动。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除了举行四年一度的大会外,还定期举行一些区域性会议和某些专业方向的年会,我们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
每三年一次的东亚数学教育大会(ICMI-EARCOME),从第2届(2002年)到第6届(2013年)我们都参加了,并作学术交流,例如李士錡、李俊在第3届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王建磐在第6届大会上作大会报告。前面已提到,2005年的第3届会议是我们主办的,主会场在华东师大,还在杭州和南京设两个分会场,有来自12个国家的290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基础与创新:东亚数学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主题围绕课程、教学、学习、评价、教师教育等内容展开,共安排了五个全体报告,八个正式报告,一个海报栏;还组织了两场中学教师研讨会、四场专题研讨会和六个专题研究组;在南京和杭州分别安排了现场公开课,为与会者创造了与中国师生零距离交流的机会;更具创意的活动是一场名为“昨日之星(Old Star)”的采访,两个主持人现场采访了五位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其中一位是张奠宙先生,其他四位被访者分别来自新加坡、韩国、日本、菲律宾。会议的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形式丰富,与主题高度匹配,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赏。
ICMI下属组织的年会涉及心理学、数学史、教师教育、妇女与数学教育、数学建模与应用等方向,各方向的学者定期聚集在一起,将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或公布,促进学科的发展。例如李士錡参加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小组PME(International Group of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年会,会议上不同观点的讨论引发了他的研究兴趣,连续发表了“熟能生巧吗?”、 “熟能生笨吗?”、“熟能生厌吗?”等系列文章,撰写了专著《PME:数学教育心理》,在圈内很有影响力。汪晓勤参加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研究小组HPM(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的会议(作为ICME的卫星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发表了不少论文,并在华东师大开设了全新的研究生课程—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总之,通过国际交流,我们的学术水平、交流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华东师大数学教育学科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很多学科方向先后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但是我国数学教育方向的博士点却迟迟没有设立。数学教育只是教育学学科体系下的三级学科,教育家们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招收数学教育这样边缘学科的博士生。华东师大数学系曾和北京师大数学系尝试联合申请数学教育博士点,却先后被否决。直到1998年,华东师大获得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是数学教育方向就顺理成章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了。可是有了博士点,没有合适的博士导师也是枉然。陈昌平、张奠宙、唐瑞芬、田万海等教授都已超过60岁,按制度已不能申请博士生导师。这时,时任澳门人威尼斯官网校长的王建磐教授毅然挑起这付担子,并聘请了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兼任博士生导师。第一批招收了鲍建生、李忠如、易凌峰三位博士,为以后各师范大学招收数学教育方向博士生首开先河。现在鲍建生是华东师大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忠如是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易凌峰是华东师大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统计至2014年至,在这个博士点上约有50人获得博士学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毕业后他们大多在各地的大专院校、教育研究部门和中学工作,其中至少有12人晋升了教授,16人晋升了副教授,成为所在单位研究和教学的骨干。我们的数学教育方向在培养博士层次上也到了散枝开叶、桃李天下的情形。
在这个博士点上,除了王建磐、顾泠沅外,以后又陆续有李士錡、鲍建生、汪晓勤、熊斌等多位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学术影响力最大的数学教育博士点之一。
华东师大数学教育方向一贯重视将数学教育的理论与我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实践中发挥学术优势,确立社会地位。以下几项活动值得一提:
1. 在国内举办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在教育部人事司的资助和我校“华东师资培训中心”的具体帮助下,从1992年开始,到2006年为止,连续15年举行全国范围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共同研讨中国数学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及时传播研究结果,为引领中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形成一股强劲的学术力量。张奠宙和唐瑞芬两位教授全程参与组织。下表是15次高级研讨班的简况:
序 | 年份 | 举办地 | 主题 | 会议成果 |
---|---|---|---|---|
1 | 1992 | 宁波 | 数学素质教育草案 | (见第4次高研班) |
2 | 1993 | 扬州 | 数学学习心理学和数学哲学 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的关系 数学学习后进生问题 | 《数学教育国际透视》 1995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
3 | 1994 | 上海 | 教师教育 | ICMI上海会议 |
4 | 1995 | 青岛 | 素质教育的涵义、实践与评价 | 《数学素质教育设计》 199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
5 | 1996 | 金华 | 数学的德育功能 | 《数学学科德育:新视角 新案例》 2007年高教出版社 |
6 | 1997 | 上海 | 东亚数学会议预备会 | |
7 | 1998 | 上海 | 中国教育特色 | |
8 | 1999 | 上海 | 2010年教育展望 | |
9 | 2000 | 南京 | 数学课程改革 | |
10 | 2001 | 四川 | 数学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 | |
11 | 2002 | 上海 | 中国双基教学 | (见第13次高研班) |
12 | 2003 | 西安 | 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 | |
13 | 2004 | 上海 | 中国双基教学 |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200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
14 | 2005 | 上海 | 第3届东亚数学教育大会 | |
15 | 2006 | 重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交流与合作: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 2008年广西教育出版社 |
在科研经费匮乏的九十年代,连续举办全国性会议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由于学术活动的高水平和高效率,赢得了全国数学教育学者的赞誉,并积极支持与投入。舆论认为,这15年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在这一时期数学教育改革历程的真实记录和风向标。
2. 编制中学数学教材。早在1960年,为了改变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照搬苏联的状况,在上海市委和华东师大党委的指示下,由数学系副系主任郑启明先生牵头,成立“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革新委员会”,聘请苏步青先生担任主任委员,郑启明和姚晶(时任上海市复兴中学校长,数学教师)担任副主任委员,谷超豪(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余元希、唐秀颖(时任上海中学校长,数学教师)、赵宪初(时任育才中学校长,数学教师)等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担任委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精兵强将,编制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革新方案》和整套共18本中小学数学革新教材。但由于新编教材的内容变化较大,教学要求较高,在试验中遇到很大困难。从1962年开始,根据上级的指示,原班人马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开始编写上海市中学数学教材,到1965年,初中的6本数学教材出齐,试教效果很好,受到教师和专家的普遍好评。接着开始编写高中数学教材,可惜“文革”开始, 教材编出来却无法付印,工作停顿10年之久,直到“文革”后才完成高中部分。六十年代的这些工作使华东师大数学系成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建设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和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都经历多次大幅度改编,我们的团队都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例如
(1)上海一期课改数学教材。从1988年开始,上海市进行了全面改革中小学教材的工程,成立了由50余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数学教材编写组,由陈昌平教授任主编,邱森教授(数学系教授,代数方向,时任数学系副主任)任编写组组长(邱森调离华东师大后,由邹一心任组长)。由刘鸿坤、邱森任高中教材副主编,由邹一心、许鸣崎(卢湾区)任初中教材副主编。数学系何福生、忻重义等教师参与编写。这套教材简称“上海一期课改教材”,从小学到高中共26册,1991年秋季在全市范围推广使用,编写组于1994年荣获第2届苏步青奖的团体奖。
(2)上海二期课改高中数学教材。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上海从1998年开始二期课改,根据新颁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重新编写数学教材。2002年初,华东师大数学系接受了编写二期课改高中数学教材的任务,由袁震东(数学系教授,控制论方向)和赵小平担任主编和副主编。在当年5月份设计出整套教材的框架结构,通过了上海市课改办的论证和审定。然后边编写,边试验,到2005年秋季这套教材(连带练习册和教师参考书共21册)在上海市的高中全面使用。
(3)全国初中数学教材。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采用了“多纲多本”的体制,时任澳门人威尼斯官网校长的王建磐教授亲自担任主编,组织编写全国的“义务制教育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教材。这套教材由王继延(数学系教授,原微分方程方向,1998年加盟数学教育)和唐复苏(苏州大学数学系教授)任副主编,张奠宙和唐瑞芬任顾问,数学系忻重义、李俊、胡耀华等参与编写,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全国发行,使用至今。
在跨世纪前后的十多年里,我们团队领衔的三套中学数学教材都能顺利出版发行,在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华东师大数学教育方向在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方面的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3. 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学教师大多没有研究生学历,特别是一线的骨干教师,更没有机会报考研究生,而他们非常迫切的需要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方面的提升。为了让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共享我们的资源和研究成果,我们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先后在无锡、常熟、南京、杭州、宁波、奉化和上海等地举办“数学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利用节假日送教上门,不但教授研究生课程,还共同探讨当地数学教育的现实问题。虽然参加课程班的学员人数有限,但是他们在当地有很大的辐射作用,这种在职教师教育的方式效果好、费用低,很受欢迎。后来随着各地师范院校获得了硕士点,数学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渐渐扩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培训方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育技术和研究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国家经济情况的好转,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使得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团队理所当然要在数学教师培训方面承担重任,为各种类型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度身定做培训项目成为我们团队的日常工作。例如,由教育部师范司直接委托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改实验区的实地培训、与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合作的专题培训和上海本地的教师培训等。根据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建设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和教材。例如,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数学教育理论选讲》、《数学教学设计》、《现代数学大观》、《数学教育个案学习》、《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等教材和几十门网络课程,都成为各级教师培训的重要学习资料。
在宁夏组织高中数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左1、左2、左4依次是汪晓勤、赵小平、王继延)
在做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也使我们能进一步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生态,在脚踏实地的服务中研究和探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出路。
4. 高中数学教材国际比较研究。由王建磐教授领衔,我们争取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教育学重点课题—主要国家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在2010年这个时间点上,我国已经经历了十余年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需要全面的总结和反思,而教材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媒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教育传统各不相同、但教育水平都比较先进的国家的数学教材进行比较,探索数学教材的共同规律,分析不同风格数学教材的利弊得失,从中汲取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经验。这是一项庞大的研究,我们集聚了全团队的力量,已经完成的研究报告,相信这项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材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5. 成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上世纪80年代,刘鸿坤老师与上海的一批数学特级教师创办了“上海市数学业余学校”,聚集全市的数学优秀生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和竞赛,很多学生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国争光。早在九十年代初,刘鸿坤先生就率团参加国际数学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熊斌硕士毕业留校后也参与了此项工作,并很快在全国的数学竞赛圈里声名鹊起,成为核心人物。2000年以后,熊斌多次率团参加国际数学竞赛,中国中学生的成绩令世界瞠目。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数学竞赛活动被功利化,受到社会舆论的围剿,眼看稀少珍贵的数学智优生教育资源危机重重,华东师大数学系于2008年成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把全国最优秀的数学竞赛指导老师聚集在一起,为中国的未来数学爱好者保留一席学习园地,为中学生的国际交流保留一个通道。这项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国家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华东师大和很多重点中学领导的支持。
2013年6月,华东师大数学系举办“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近三十年来引领我国数学教育的领袖人物悉数到场,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的华人执行委员全部出席,他们为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并对年轻学者充满期待。他们在会议上提出诸多数学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例如,如何吸取历次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如何深化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如何落实“四基”,如何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如何发扬本土数学教育的优势,如何补救英才教育的缺失,如何纠正“去数学化”的思潮,如何发展数学教育技术,中国数学教育如何与国际融合等,这些都是目前数学教育中的尖锐问题,与会的年轻学者深感任重道远。
ICMI历届华人执委(左起:张英伯(北京师大),梁贯成(香港大学),张奠宙,李秉彝,王建磐)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华东师大的数学教育团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新老更替:李锐夫、徐春霆、余元希、陈昌平等老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张奠宙、唐瑞芬、田万海、邹一心、刘鸿坤、许鑫铜等年近耄耋;王建磐、王继延、李士錡、赵小平等也过了花甲之年。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主要是60后、70后的中青年,他们大多是新世纪以后入职的,如陈月兰副教授是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博士,1998年进校;汪晓勤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博士,2001年进校;鲍建生教授是华东师大数学系博士,2008年进校;吴颖康副教授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2008年进校。他们都有国外学习经历,见多识广,生气勃勃。团队中还有熊斌教授、柴俊教授(原数学系金融数学方向,后加盟数学教育,主要研究大学数学教育)和程靖讲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这支年轻队伍的学历水平无疑是我们团队发展历史中最强的,他们正肩负着把前辈开创的数学教育事业继往开来的使命。
数学教育团队全家福
前排左起:王继延,刘鸿坤,唐瑞芬,李汉佩(陈昌平夫人),张奠宙,顾泠沅,邹一心,许鑫铜;
中排左起:李俊,吴颖康,张奠宙的夫人,赵小平,邹一心的夫人,王继延的夫人,程靖;
后排左起:唐瑞芬的先生,王建磐,忻重义,柴俊,李士錡,鲍建生,汪晓勤
本文经删节后刊于《文脉——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学科建设回眸》(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出版社2017年出版)